1. <td id="6ogc3"></td>

          <td id="6ogc3"><ruby id="6ogc3"></ruby></td>
        2. 微信關注

          孩子在餐桌上的禮儀

          2016年10月13日

          來源:節選于網絡
          其實,每個孩子從他在餐桌上的“吃相”,都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,教養和每個人的修養品位,當然這不是即興“表演”,而是家庭長期熏陶的結果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1、請長輩先入座,并先給長輩盛飯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在孩子小的時候,家長就要做好示范,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,并先給長輩盛飯。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,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。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,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,表示對長輩的尊敬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2、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

                除了飯前洗手外,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,這樣可以更安心、放松地享受美食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3、坐正坐直,保持挺拔的姿勢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這樣不但好看,而且還有利于消化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4、正確地拿筷子

                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,單單是一個用筷子,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,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,一種道具可以用于各種食物,蘊含著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、以簡單應對復雜的傳統文化精髓,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5、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嘩

                敲打碗筷和大聲喧嘩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6、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,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,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,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,并且顯得比較自私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7、吃飯的時候盡可能不要發出聲音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教育孩子嚼飯的時候盡量閉著嘴,喝湯的時候也慢慢等湯涼了再喝,不要上來就西里呼嚕地喝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8、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干別的事情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,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,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,請珍惜這段時間。提醒孩子,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。吃飯時也盡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,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。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,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,畢竟在這么繁忙的現代社會,一家人和和美美地、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,其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9、飯后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向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,無論是父母還是服務員,這不僅僅是禮貌,還是感恩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10、吃完飯后若要先離席,要跟長輩打招呼:“我吃好了?!?/span>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這也是一項基本的禮儀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11、飯后幫助清理餐桌、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讓孩子參與基礎的家庭勞動,讓他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易,從而產生家庭責任感,也是為孩子獨立生活打下基礎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,都反映了每個人的教養。每個人的“吃相”,不是個人私事,在社交場合,與朋友一起吃飯,“吃相”便成了社交禮儀。文明的“吃相”應從小培養,父母自己首先應為孩子做出榜樣。

          午夜一级无码视频播放器

                1. <td id="6ogc3"></td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6ogc3"><ruby id="6ogc3"></ruby></td>